|
近日,有港人在Facebook群组發文,分享本身早前在上水某表店采辦名牌腕表,價格是1980港元,楼主暗示在付款前,伙计還再三确认1980元已是打折後的代價,没有其他扣頭。
但厥後在朋侪的提示下,楼主發明表店的官網中,同款表是有八折優惠,折後售價為1584港元,而非正價1980港元,二者相差396港元。楼主最初覺得只有官網采辦才有這個扣頭,但經由過程WhatsApp向客服咨询後,客服暗示全線都有優惠,其實不仅限于網店。
楼主回想说,那時上水份店的伙计表示得有些奇异,称店去狐臭產品,里的刷卡機有問題,只收現金,并且收錢時说呆板出不了收条。
最後,楼主暗示本治療牛皮癬,身没有看清晰,支票借錢,也没有请求伙计供给收条,但但愿其别人在碰到雷同環境時要注重,不要被骗上當防水防油貼,。
網民的反响显現出南北极化:一些人建議楼主归去對證,“為甚麼要朝气呢,归去店里和他們说,再给你一次機遇把差價退回来,若是不可就當即陈述给公司,奉告他們伙计在暗地里搞小動作,有监控录相,有證据的”、“有监控录相作證”。
也有網民认為楼主應當“费錢買個教训”,“買工具不拿收条?”、“若是電腦出不了单,也能够手写”、“必定要拿收条,即便没有呆板打印,也要手写加之公司印章”、“看成是交了智商税”、“必定要收条”。
另有網民暗示本身也有過雷同的履历,“几年前我也碰到過雷同的環境,不外是一家湾仔的台灣面馆,刷卡後呆板没有任何反响,以去除雀斑,後讓我付現金。厥後我在地铁站查了一下,發明錢已被扣了,然後我归去请求退款,而且打開手機利用给他們看,他們不信赖,讓我去地铁站讓事情职員打印買賣證實,幸亏地铁站的事情职員很好,愿意打印,折腾了一個小時才肯退錢。” |
|